日前,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增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2001年年底前,全国的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年底前,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教育部同时决定从2001年起用5年到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这使得近一两年来热闹纷繁的校园网市场再度成为关注的热点。
郑增仪告诉记者,“校校通“工程建设具体分三种情况,东部地区县以上和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学都上网;边远贫困地区及山区连接上比较困难的中小学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不具备条件的少数学校可配备多媒体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务必通过几种不同的形式尽快让90%以上的中小学上网,共享网上优秀的教育资源,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针对当前如何建校园网,郑增仪认为,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是基本指导思想,不要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单独去做,注意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应当做好区域网。他说:“区域网的好处在于,不必每个学校都建很大的服务器,可在学校集中的地方建个信息资源中心,各校教室、办公室连接到这个中心上,设计上比较科学,资源上可共享,大大降低校园网的建设成本。实力大、学生多的学校自建校园网也可以,但不提倡每个中小学都建个校园网。更反对互相攀比和盲目建设,一定要预先做好规划。”
郑增仪还谈到,校园网建设的核心问题在于教育信息资源。他认为这好比现在不少地方建了很多大商场,但商场虽多,却货架空空。网络化仅是信息化的形式,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和方便快捷的获取方式才是信息化的内容和实质。因此,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比校园网建设更重要。
郑增仪还说,校园网的基础设施的配备标准和配备方案由各省来定,教育部不做统一规定。他认为,校园网建设不应当像家庭装修一样,装的时候很好,装修完了,出了问题却找不到人了。IT厂商的校园网建设计划要得到教育界的认可,它首先必须提供整体化、高质量的网络环境以及全面及时的技术保障和维修;其次是要加强培训,不仅是专业教师的培训,还有领导和普通教师不同层面的培训。